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中央层面通报3起典型问题

学习语 |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发布时间:2025-07-28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字体大小[ ]

   学习语 |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围绕做好城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

  提高重视程度,强化各级党委领导责任。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城市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像重视农村那样重视城市,像抓“三农”工作那样抓城市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

  ——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要总结推广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先进性和系统性。

  ——2020年7月,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的讲话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要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好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充实工作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时的讲话

  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解决好雄安新区干部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新区建设发展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坚持就业优先,完善就业创业引导政策,加强对新区劳动力的再就业培训。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闯出一条新路来。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的讲话

  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2023年12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

  ——2025年1月,习近平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城市规划和执行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

  ——2023年11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中国传媒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